北京虽然是首都,如果,按照90年代来计算,哪个地方九点钟就没有人出街,灯好多地方也息灭,但是,上海有不夜城之称,特别在70年代的工业产品,全国一流,不知者,以为上海是外国,因为它的产品过关,所以喜欢哪个地方,每个人都心里有数……
在北京生活了六年 我很爱北京 它的传承文化也好 历史遗迹也好 都是值得深入考究的 扎扎实实的皇城根 给我很踏实的感觉 真想慢慢揉碎自己 完全的融入到这个四方小城里 可是北京的教育体制拒绝了我的孩子 我们只能决绝的离开北京 南下上海 去寻求一丝公平公正 不得不说上海有第一城市的胸襟 我们符合了人才引进的120分积分制后 享受到和沪籍一样的待遇 小孩可以考学 我们可以买房(一定的期限后)我开始慢慢的观察了解这个及时救我助我的城市 它很美 不用评说 它就在这里 它的美不在于一步落建而成 而是一幅山水画 每个人都在锦上添花 似乎想成为这里的主人公很简单 只要是把这里的一砖一瓦当成是自己的珍宝 这个城市的大家 也就是你自己的小家 会是这样的 我相信
刚刚从北京到上海,在北京,气候过于干燥,静电乱射,皮肤屑头皮屑乱飞,地上总是有一种蒙蒙灰的感觉,而买东西很不方便,那种全家之类的超市很少,生活很不方便。一到上海上述感受全无,人顿时轻松很多。
我亲姑是上海人,解放前就跟着我奶奶去了上海,所以我小时候几乎每年都去上海。现在我已经在北京呆了十几年了。
我的直观感觉是:
一、上海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好小,感觉好压抑,相比较而言,北京就开阔多了,没有压抑的感觉,感觉心里很舒畅。
二、上海的路名,总是说什么路近什么路,总是让我有点晕,相比较而言,北京的路名比较清楚。
三、还是路名,上海是多少多少“弄”,北京没看到这种用法,上海是弄堂,北京是胡同。
四、上海气候湿润,冬天去上海,依旧满目翠绿,北京虽然没有像很多北方城市到了冬天就灰蒙蒙的,但也很难说“满目翠绿”,毕竟还是冷多了。
五、近年来因为一直呆在北京,去上海次数少了,小时候的印象是上海本地人比较排外,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善。
六、穿着打扮从整体上看,魔都人比首都人更“妖”,更“时髦”,首都大街上,一眼望去,穿着打扮是走“大气”路线的居多,魔都的大街上,感觉可能更“小家碧玉”和“玲珑精致”点。
七、京城人谈资里,特别是出租车司机,可能更倾向于政治文化方面的多点,而魔都可能更倾向于商业和经济。
八、京城车牌是摇号,而魔都直接是拍卖。可见京城讲究形式,而魔都更讲究的是看谁有钱。
北京上海各有优劣。
北京是家,上海也住过几年,出差也是常来常往,说些实际感受:
上海管理水平高,无论市容,交通,还是居民生活设施,比如便利店远超北京,上海出租车服务水平国内应为第一,虹桥枢纽也是规划、管理得法,反观北京南站却是“难”站。
上海街上见警率高,交通管理好,北京交警都在长安街一线,其它地方只能自求多福。
北京都操普通话,交流方便,易于融入,不似上海,不学会上海话,有时颇有不便,更有游离之感。
北京有不少古迹、名胜;文化设施众多,比如国字头的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忽然间看到一幅历史真迹,喜悦之情不可言表,国内无出其左右。但北京周边发展较慢,惟有自然风光不错。
上海商业发达,十里洋场,别有一番风貌,逛街购物也是得宜,而且周边自古富庶,文化昌盛,确是旅游休闲佳处。
上海人商业意识强,重信用,守规矩,行为细腻,交往起来反倒舒心,简单。
比如上海租房子不叫租,叫借房子,让人感觉少了些***裸的交易味道,保护了租房人没有房子的些许自卑,还拉进租房人与房东的关系,个中细微,值得玩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5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