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在北京,在所有的大城市都是一样,所有的大城市都有学院区,学院路,10几所大学比邻相依。住在大学的校园里边,舒服方便,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应俱全,校园里边吃穿住行什么都有,从小到大,你可以不出院,从上学到工作到退休,校园里边体育馆,体育场,食堂,医院,商场好着呢,就是一个小世界。
我在北京出生、成长,但不是老北京。父母在上世纪50年代跟随部队进京,后来就***地留在了这里。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位于东高地的军工单位的居民大院里,都是苏联人设计的红砖楼,很结实。记得1***6年唐山大地震时,北京也震感强烈,20多年房龄的砖混结构住房竟然完好无损。现在,我孩提时代居住的这些老楼依然矗立在如今的航天一院的居民大院里,仍然有人居住。楼周围的大槐树每年夏天依旧会开满淡白色小花,吐露着芬芳。儿时的记忆中,炎热的夏天,楼前是大槐树,楼后是高高的杨树,形成了天然的绿荫屏障,遮挡了阳光,让每家每户都有了阴凉,一开窗,就会有习习凉风。最怀念那时雨后的大院,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孩子们三五成群,在树下找蘑菇,在湿润的土地上抓蚯蚓,拿着小木工刀在地上玩儿叫做“剁刀”的游戏。以后,大院越来越大,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了很多火柴盒一般的六层新楼,不仅外观丑陋,而且内部空间局促,尤其是楼间距变近了,大树都被砍了,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水泥池子布景和停车位代替了以前的土地和绿荫。从那时起,我立志一定要离开那个地方。在我30多岁,记的是非典疫情那一年,购买了人生的第一套住房。考虑到要离家里近些,就选择在东南郊的亦庄开发区核心地段的金地格林小镇置业了。再后来,因为结婚,又以小换大,在同样是北京东南方向的豆各庄购置了住房,小区叫富力又一城。平心而论,我在金地格林和富力又一城的户型都是南北通透,小区内部绿化率也比较高,内部环境和物业管理都不错,本应安心住下去,但因为这个区域处在北京的下风向,10多年前,当北京空气污染严重时,东南郊会比其它地方更糟糕,空气里常常有股刺鼻的气味,我老婆连呼受不了!之后,我们就卖掉了富力又一城的房子,在北京东北郊的顺义马坡再次置业,小区是鲁能七号院。我们选择的是花园洋房的大平层。这是个低密度、高绿化、人性化管理的小区,我们住的很舒服!尤其是马坡的空气质量远比市内好,常常是蓝天白云。小区里植被茂密,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幅绿色的画面。我们一家人经常在小区里散步,让女儿在步道上撒欢儿奔跑。虽然离市区很远,但我们宁愿在路上多费些时间,也不想再换地方了。这辈子就是这里了!
我自己买的是九璟湾小区的房子,我觉得这个小区的条件很不错。我之前把环京区域的小区都了解了一下,觉得还是九璟湾的条件最好,就买了这里的房子。现在住了快两三个月了,觉得交通、环境、设施什么的都很不错,住的很舒适。
朝阳区住的是什么人?朝阳区是北京面积最大的区。这里有高档的住宅区,高尔夫球场、社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朝阳区商业发达,一直是明星大腕在北京的热门聚居地。朝阳大妈肯定是指住在朝阳区的大妈们,他们真的很火,其实,“朝阳大妈”这个词,就和“中国人民”、“有关部门”、“上级领导”、“国际友人”一样,都是特别抽象的***名词。既然是抽象的,那他就做不了抓***人员这种实实在在的事,而是用来为真正干实事的那个部门做公关替身的。
这个“真正干实事的那个部门”,自然就是我们的人民警察。为人民警察“背锅”,“朝阳大妈”其实是值得信赖和支持的正义的力量,为她们点赞👍。
什么样的人都有,朝阳区上百里南到小红门,北到立水桥,东到八里桥,西到安华桥,人口几百万有 富翁 ,名星,名人也有普通百姓 ,原来朝阳多是工厂,现在多是高楼大厦公司写字商场。
北京朝阳区,位于北京中南部,是北京16个区中面积较大的区,是经济发达的区。该区距离首都机场很近,为明星、富人及政要提供了国内外出行的便利。在国家交往、文化、传媒方面比其他区要发达。该区有很多的驻外大使馆,所以对外交往、外事活动比较频繁,所以少不得外国人和政要。而且它的文化机构、文化产业产值均位列整个北京市的第一位,其中已运营的文创产业园就有94家,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就在该区内。朝阳区是北京CBD中心,入驻了许多的国际大公司,如北京现代、三星、丰田及德意志银行等等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总部的所在地。作为时尚聚集地,有很多的传媒经纪公司、***公司,像人民日报、凤凰卫视等传媒大咖,及华谊兄弟、华策***等有名气的***公司。自然而然的,这是明星密集扎堆的地方,以方便工作和参与活动。明星们选择这个人脉、机构相对集中的地方居住,是为了有助于自己事业的成长与发展。
北京朝阳的亚运村、方庄、王府井、长安街等地方是富人聚集区,房价高得离谱。其中四大富人区包揽国内前四位,而上海、深圳等地方的富人区与之相比,则自叹不如,望其项背。从建筑上和生活氛围上,相对洋气前卫、时尚及繁华,各类高楼大厦错落有致,又兼具老北京特色,豪华程度堪比曼哈顿。亚运村具有奥运功能的核心区域,周边有国家体育场和奥林匹克中心,四居室的大户型、200多平方的华侨村、汇源公寓等,让富人在此扎堆聚集。外国人和明星,像刘欢、毛阿敏、张健就是首批业主。方庄位于东南二环,有四大整体统一规划的住宅小区,有塔式、风车式、三叉式,[_a***_]多,厕所大、专门储藏室,成了北京较有名的富人区,画家吴冠中、词作家乔羽和相声演员姜昆曾在芳城园二区居住过,而芳城园一区有那英、宋丹丹、张国立夫妇等曾落户过。朝阳公园的CBD以国贸为中心、环使馆区的中央商贸区,是企业创始人和外籍高管的居住地。此地修建了很多的欧式公寓和高端休闲***,吸引财富名流在此置业。像阿里巴巴的马云、优酷网CEO古永锵就是棕榈泉国际公寓的业主。历史悠久的王附近商圈,交通发达,北上平安大街,南下长安大街,西去故宫紫禁城,有空中花园、室内游泳池的别墅豪宅遍布,还珠格格的晴格格王艳就居住于此地的王府世纪。
朝阳公园CBD
王府井商圈
我是西城区的户口,打小在天安门旁边一站地的胡同里长大,至今我姑姑还住那里,我来说说。
老北京有句话,“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这是昔日形容北京地域文化现象的一句谚语,原话是:“东富西贵南贱北贫,南城茶叶北城水”。所谓“东富西贵”,大体是北京东城西城多富贵人家之意。所谓“南贱北贫”,大体是指南城和北城的居民中贫贱之家较多。
大家注意喽,这里指的只是原来的内四城区,也就是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后来,宣武合并到了西城,崇文合并到了东城,也就是指东城西城区了,范围基本在二环以里。因为北京的各个城门就在二环上,通俗的讲也就是内城。
因为这里边很早就已经定型,没法大面积扩建和发展,所以固有的模式就是那样了,老北京人早先住的胡同都集中在这些地方。也就是我们都说我们是“正阳门”下的孩子。
朝阳区原来压根就是“远郊区县”,我们从小都很少去的地方,由于使馆区在那边,又由于首都的飞速发展,那边便赶上了好时机,飞速起来了,工体三里屯,cbd国贸,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无数的五星酒店和商业区拔地而起,把那里打造成了,***中心,商业中心。
人以类聚,那边住的除了一些本地土著外,更多的就是外地有钱人,各行业精英,明星戏子,商业人士,年轻的时尚朋友,老外等等。
那边看不到老北京的样子,但却充满朝气,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模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kcmrd.com/post/86536.html